房艳娥的火车
“车童的工作就是打扫车厢,生炉子,烧开水。那时车厢没有车梯,车童要一手扛着梯子,一手提着马灯挂在车边。还得随身带着木制的道钉用来当插销。”房艳娥这样形容爷爷的工作,还用“像做梦一样”形容这座城市的生活变迁。
房艳娥是新中国第一批铁道兵的女儿,她本人在石家庄客运段工作了30余年,也是一位“老铁路”。
她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沿着铁路线上学,总能见到父辈们纯手工地扳道岔,拿着电话不断重复调度令。机务工人在树上挂着半截钢轨,火车临进站时“咣咣”敲打,指示火车放行。
1980年,房艳娥参加工作,当乘务员。彼时,石家庄仍像一个“扩大的农村”:老车站是不足200平米的两层小楼,站前街只有一个小旅馆,放眼望去,灰尘漫天,到处是平房、胡同。整个客运段只有12对绿皮车,时速不过七八十公里。“火车晃晃悠悠地在铁轨上跑,眼巴巴地看着公路上国产的上海轿车绝尘而去。”
绿皮车,黄皮车,蓝皮车,动车,高铁……房艳娥的30年几乎赶上了中国铁路的全部变化。“1996年7月1日,第一趟黄皮车(旅游列车)从石家庄开往秦皇岛,绿皮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8年7月1日,蓝皮车(城际列车)开通;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07年4月18日,石家庄客运段第一组动车开通,时速250公里,石家庄市与京津形成两小时生活圈。”
石家庄客运段首位女队长,动车组第一任队长……房艳娥和中国列车一起成长,感受着车里车外的世界。她感慨动车方便残障人士的无障碍设施,还有感应的洗手间、烘干机。随着列车垃圾收集装置的改进和乘客文明意识的提高,曾经在铁道沿线堆满餐盒和垃圾袋的两条“白色污染”带,如今已消失不见。
会“跳”的城市
随着火车颜色、速度的变化,石家庄也从村庄“跳跃”发展为全国特大城市之一。目前,石家庄为铁路、高铁枢纽城市,市区城市人口规模已达到286.2万,同时是全国重要的医药、纺织工业中心城市,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华北重要商埠。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石家庄南北贸易枢纽的优势显现。房艳娥还记得,“石德线上,操着南方口音的商人们拎着塞满了服装、鞋袜的蛇皮袋来到石家庄;沿着石太铁路过来的山西、内蒙古乃至前苏联商人再把货拉回去。”闻名全国的南三条小商品市场、新华集贸市场围着火车站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房艳娥说,最近这十年,石家庄越来越像一个国际城市。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动车开通后,搭乘火车购物、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到周末人们拎着小包简装出行,去北京、天津购物,“双城生活”也开始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