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包括河北省在内的中部地区,高铁的贯通将有助于这些省份承接来自南北发达城市的产业转移(如先进制造业等),以及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具体到河北来说,更直接的是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同时并不排除部分功能转向北京。
以京沪高铁为例,它的建成实际上扩充了北京和上海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业)的辐射半径。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济南、徐州、南京等沿线大城市的高端服务业功能向京沪转移,而这些城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更为突出。对于枣庄、济宁这样的沿线城市,则有可能依据其自身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型产业。
不过,都是“靠站吃站”,不免带来区域之间对于高铁资源的争夺。
日本新干线通车后,由于空间成本降低,没有优势特色的城市的资源便会被吸纳至较高回报的地方,导致有些区域加速兴起,有些地方则快速没落,日本称这一现象为“吸管效应”。2010年9月,湖南株洲官方发布的《高铁经济对株洲的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称,武广高铁通车后“吸管效应”在株洲开始凸现。
河北亦面临类似竞争。在京广高铁的沿线线路,包括不久前开通的郑州段,不少城市亦寄托于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商贸物流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