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约10平方米未装修的旧平房、摆放着日用品和小食品的四层货架,外加一个放钱找零的纸盒——这几乎就是“无人商店”的全部家当。
7月14日记者看到,一根白色电线从门口沿着墙角爬到屋顶——室内唯一的电器就是悬挂在硬纸糊成的天花板上的灯。房子没有窗户,店内十分昏暗,记者要凑近才能看清商品价签上手写的价格。
“老板不在家,东西随便拿,记得付钱呦!”——“无人商店”最大“卖点”被店主人做成了横幅,大大方方挂在店门口上。张沙沙对中国青年报记者介绍说:除了店主早晚开关门、补货,其他时间无人看管,也无任何监控设备——取货、付钱、找零全凭顾客自觉。
不过,与电视新闻中开在小区和高校内的无人商店不同,张沙沙把无人商店开在人群流动性较大的石家庄老火车站附近的北横街上。记者采访时,石家庄刚下过雨,北横街积水的路面坑坑洼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这个地方说不定啥时候就没了,老城区,要拆。”张沙沙望着周围破旧的房子告诉记者。
他的朋友曾建议把无人商店开到人群比较固定的高校或者高档小区附近,北横街人多且杂,对无人商店这种模式的经营极为不利。而张沙沙却认为,这里乱一些,反馈出的问题就会更多,若无人商店能取得成功,再到其他地方开店更为容易。
他口中的“成功”即无人商店的理想状态:不丢东西,收入稳步增长,大家都能喜欢这种模式。显然,目前离他所期望的“成功”还远。
当然,经济压力也促使张沙沙不得不选择条件较差的北横街,“这儿地方偏,房租便宜,别的地方一个月一两千,那我连吃饭的钱都没了。”上到初二就辍学的他,目前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服务生,每个月的工资也就两千多元。
开业第一天即印证了朋友的担心。当日丢了一副耳机和零钱,直到第二天才开张。而且还出现意外——一个醉酒的流浪汉赖在店里,张沙沙几番劝离未果,最后只好打电话报警求助。
对于接踵而来的失窃,张沙沙倒显得颇为淡定,“丢失钱和货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流浪汉那是极个别情况,碰巧我赶上了。”
即便是已经开店一个半月后的今天,张沙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仍旧一再表示:“我相信能改变一部分人,提高社会的诚信水平。这也是我开无人商店的初衷。”
40来岁的郭女士是紧邻“无人商店”的“宏源小吃”的女老板,她对邻居的做法并不理解。“80后,和我们的想法不一样。”她对记者强调,她不认为“无人商店”能改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