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调解二室时,民警赵建新正将一起事故的当事人送出。临出门,当事人和赵建新握手,并道谢。赵建新则笑着说:“慢走!”58岁的赵建新从警近40年,在交通事故处理一线已工作了30个年头。他经手处理的各类交通事故已难以计数,带出的徒弟现在大都独当一面。
“我带徒弟先教他们做人。让他们尊重别人,客气待人,态度要好,多为当事人着想,这样人家才会配合工作,才会信任你。”赵建新说。和记者还没聊两句,便有人敲响了调解室的门。“请进!”一男一女应声而入。他们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家属,当事人被机动车撞伤。“民警同志,我们家属还在住院治疗,但对方认为自己有保险,不愿先支付医疗费。”男子向赵建新诉苦。“不能因为对方不及时出钱而耽误治疗。你们该治病治病,把票据材料都留好,以后可以走法律程序,没事。”从始至终,赵建新都面带微笑,平静的话语却句句直指问题的关键。“到法院是不是很复杂?”女子问。赵建新随即向他们介绍了事故赔偿、法律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二人终于解开了心结。他们将相关材料交给赵建新,签字后道谢离开。
赵建新很忙,一个又一个地接待事故当事人,处理一起又一起的事故。记者在其工作间隙进行了断断续续的采访。一些事故当事人因为各种原因,往往在中午来到队里,赵建新和同事们啃着馒头工作的情景并不鲜见。民警受理的交通事故要组卷,普通事故的案卷大概有两三厘米厚,而重特大事故的案卷则有数百页A4纸之多,工作枯燥繁杂,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记者在调解室的天花板上看到了一个监控探头。经了解,该探头与市公安交警支队相连,审视着调解室内的一举一动。